联系方式

参展服务:高超  13668157824(V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19108030718(V)
     西南医疗展 微信公众号

展会新闻 » 个子偏矮,老说腿酸,11岁男孩确诊严重肾脏病!

胃口不好,个子偏矮,时感乏力、腿酸……

你会想到孩子可能是严重肾脏病吗?

近日,11岁男孩小亮和他的家人就遭遇了这样的晴天霹雳。

“慢性肾脏病4期?会不会搞错了?”小亮一直都是大家眼里身体“不错”的孩子,轮滑、踢球等各项运动都玩得很溜,平常也很少感冒。前几天因为咳嗽去医院就诊,血常规结果显示贫血,再一查发现小亮的肾功能很不好——已经是慢性肾脏病4期了。如果再继续进展,就将进入慢性肾脏病5期,也就是终末期肾病,需要透析或移植。听到这个诊断结果,一家人都难以置信。

小亮父母既困惑又后怕:“儿童也会得肾脏病?怎么一点症状都没有?”

其实,小亮的病并不像他父母所说的一点症状都没有。

早在1—2年前,小亮就总是胃口不好,不爱吃东西,有时会感到乏力、腿酸,夜间多尿、且尿中有泡泡,而且相对比班级同龄孩子,身材也偏矮小。但父母并没有把这些情况放在心上,认为小孩腿酸、乏力只是运动过度导致的,休息几天就行。事实上,早期发现儿童慢性肾脏病的“蛛丝马迹”十分重要,如果亮亮一家能提高对儿童肾脏病的认识,及时注意到孩子的异常,当下对症治疗,亮亮的病也不会发展得如此严重。

74021647076839036 

 2022年3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肾脏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人人关注肾健康—吾爱吾肾,知识强肾”(Bridge the knowledge gap to better kidney care)。儿童慢性肾脏病不容忽视,我国有 300 万儿童患有不同类型的肾脏疾病,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,部分成人肾脏病也通常起源于儿童时期。但儿童慢性肾脏病作为一种被低估的疾病,公众对其防治知识普遍相对缺乏,那么作为家长的您,又了解多少呢?

儿童慢性肾脏病:被低估的疾病

慢性肾脏病(chronic kidney disease, CKD)是指肾脏异常工作工作超过3个月以上。肾脏是我们人体的重要器官,它们的基本功能是清洁血液,将废物以及尿液中多余的水和盐从体内去除。除此之外,它们还能制造激素,通过血液运输向身体的其他部位发送信号,维持其他部位正常功能。

CKD的患儿,肾脏会慢慢失去过滤血液的能力,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病情的加重,肾脏最后可能完全停止工作。与成人慢性肾脏病高达10.8%的患病率相比,儿童CKD的发病率相对较低。但事实上,儿科CKD患者数量极可能被严重低估了。因为较早期的CKD通常没有症状,可能会被漏诊。一般公众缺乏医学常识,同时肾脏疾病起病隐匿,往往不易被发现,导致许多小朋友没有得到及早诊断和治疗。 

儿童CKD的常见病因有哪些?

与成人CKD的常见病因,如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高尿酸血症等不同,儿童的慢性肾脏病更多见于出生缺陷和遗传性疾病。

 先天性肾脏尿路畸形:60%,包括肾脏缺如、肾脏发育不全/发育不良、膀胱输尿管反流、后尿道瓣膜症等尿路梗阻畸形以及多囊肾病。

 肾小球性疾病:10%-20%,包括原发性肾小球疾病,还包括继发于溶血尿毒综合征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,如系统性狼疮性肾炎。

其他疾病:20%-30%,包括草酸盐沉着症和遗传性肾炎、间质性肾炎等。

CKD对孩子会造成哪些伤害?

慢性肾脏病可对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将造成不可逆的危害,出现严重并发症,极大影响患儿的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。

 骨营养不良:可能会出现骨痛、行走困难、骨骼畸形(包括佝偻病)、缺血性坏死、血管钙化,以及骨折风险增加。

 心血管疾病:可出现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心律失常等,严重时可能有心梗、脑梗。

 贫血:发病率高,可引起疲乏、无力、注意力下降、嗜睡加剧和运动耐量差。

生长障碍:生长不良可以是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志。

水电解质紊乱:可以出现严重浮肿、高血钾、低血钾、酸中毒等。

 尿毒症: 严重时可以出现尿毒症性出血和心包炎,危及生命,需肾脏替代治疗。

心理问题:可以表现为焦虑、抑郁、恐怖等;频繁就医及服药、住院等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和生活,并给其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。

怎样早期发现儿童CKD?

早期发现CKD高危群体,及时有效的干预,是延缓CKD进展、减少终末期肾病发生、改善预后的重要途径。儿童CKD起病更隐匿,增加了早期发现儿童CKD的难度,家长应当注意以下三点:

尿常规是筛查早期肾损伤的可靠指标:帮助监测尿红细胞、尿蛋白有无异常。父母需要重视孩子的肾脏健康,定期带孩子进行尿液筛查。

父母需要认真了解肾脏病家族史:一些肾脏病有明确的遗传规律和家族史;有遗传性肾脏病家族史的父母怀孕前,最好进行遗传咨询,怀孕期间,接受相关产前检查及基因筛查。

82181647076839404 

这些情况可能是肾脏在求救!

当孩子出现浮肿,尿量减少,尿液颜色改变或尿液泡沫增多,不明原因贫血、高血压,食欲不振,肾脏发育迟缓等情况时,其实是孩子的肾脏在发出求救信号,家长应及时带着孩子向肾脏专科医生寻求帮助。

避免儿童CKD,日常要注意什么

合理饮食,均衡饮食。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制定饮食,避免吃得太咸,避免暴饮暴食,荤素搭配,适当控制肉类摄入。过度饮食增加肾脏负担。

避免反复呼吸道感染,如发生扁桃体发炎、链球菌感染时,需规范彻底治疗。

 合理安排作息,保证睡眠,避免熬夜。

 充足饮水,不憋尿。憋尿容易泌尿道感染。适当饮水利于代谢体内废物,减少肾脏结石发生。

 避免胡乱用药。在孩子生病时,应正确就医,不随意给孩子使用各种药物。有些抗生素、中药、非甾体类消炎药容易引起药物性肾损伤,要慎重使用,如有需要使用咨询专科医生。

 保持愉悦心情,为其创造平和、舒缓的生活环境。



    
返回顶部